天气愈冷,温泉之旅就愈热。温泉,仿佛自古以来就有种魔力,它能让世界都静止,只剩下温暖。 日本既是传统的,也是现代的。 东京、大阪等国际大都市展现给世人的是现代摩登的一面。日本之旅必不可少的温泉日式料理,传递给游客的则是日本传统的精髓所在。 日本七条地震带遍布岛国,火山地震频繁,具有威胁性的火山熔岩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温泉资源,这给日本人带来了灾难也带来了财富,使他们既崇敬自然又惧怕自然,既顺应自然又反抗自然,生存环境造就了日本人复杂矛盾的性格。 古代日本人将温泉称为“地狱”,因为火山喷发后的地带硫磺漫山,十分荒凉,如同佛教中的地狱场景。随着禅宗文化的渗入,冥想成了他们把握自我最好的方法。 与火山地震的对抗使他们的刚毅,在温泉池中的滋养使他们柔情,冥想与反思,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。 日本人对温泉之热衷,在众多的旅游杂志上可见一斑,白雪皑皑的温泉、红叶飘飘的温泉、樱花飞舞的温泉、群山环绕的温泉、海浪拍打的温泉、溪流潺潺的温泉。总之温泉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,而泡温泉的理由更是数不胜数。 日本人似乎历来偏好琐碎庞杂的繁文缛节,他们认为在此背后,所追求的是彻底而真实的身心舒放。茶道花道如此,泡温泉也如此。 日本人相信,在肢体与行动非常细致地被全盘制约成一套既定的准则后,心灵便有所依、有所寻,从而安定宁静。正如茶道所追求的终极境界:“和、清、敬、寂”。 为了极致地追求这种境界,日本非常流行所谓的“秘汤”。那就是在大雪纷飞的深冬,刻意往深山老林里扎,找一家离群索居的偏远温泉旅馆,泡一把瑞雪半埋中的温泉,体会冷与热的极端对比,纯白与苍黑的山水画面,让感官更加灵敏地享受每一种细微的变化,让心境更加沉静而悠远…… 和日本茶道美学有着近似神髓的温泉文化,是一道身心的洗涤仪式。拖着一付皮囊在凡尘俗世中奔波辛劳的你,有理由停下脚步,浸一回心灵的“清汤”。 泡汤的过程,是一种短暂地脱离红尘俗世的忘我之境。放下尘念,远离喧闹,进入神清心宁的境地。也是一种净心脱尘之举。 让疲倦的身心得以短暂的净化,再以清新的“我”回到日常俗世中前行。所谓的脱俗,不是表象的脱离现实的生存规则,而是令人在真实生活中,自然畅顺地融入世道。利休大师倡导的“心中一尺自悟”,便是对脱俗最练达的诠释了。 在日本泡汤文化中,寂静之美,非常重要。 日本的温泉,举目所见,没有绚烂只有素雅,这种简单的素美的深处,蕴藏着枯淡的清寂之美。 幽玄之古美,是一种无限深幽之处的无限意境之美。 比如,在幽暗茶室中,在氤氲的温泉里,简单的眼神和无言的会意,有种心领神会的幽深玄美。这种东方的含蓄之美,在日本的文化中达到极致。 留白处的空阔意境,是一种自觉自悟的韶美,是一种非日常耀眼明灿的幽深玄阔之美。幽玄,不是阴暗沉郁之气氛,而是沉静中的寂落之美。 极致的温泉之道,在于清静无尘的清冷之美,温泉美食,花道,茶道,无非是温泉之道的一个部分,而最细致的感观体验,只能在开阔的大自然环境中细细品味。 很多日本文学作品中也描述了温泉。日本文豪们就是在这一池温泉中,文思泉涌,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作品。 夏目漱石将日本最古老的道后温泉写入名作《少爷》;川端康成在成名作《伊豆的舞女》中,描写了他年轻时在箱根与艺伎邂逅浪漫的爱情,雪国》故事背景汤泽地区白雪皑皑之下的温泉旅馆,以女主人公命名的“驹子汤”至今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。 太宰治、大江健三郎、永井荷风等文学名家也都从温泉中获取灵感,妙笔生花,他们将深深的文学情结融入这一池温热的泉水之中,创作出一部部让人痴迷陶醉的作品。 唯有在袅袅上升的雾气之中,文人或可暂时褪去傲气,坦诚相见,共享一池温暖,忘却失意与丧志,重新得到创作的动力。 夏目漱石、幸田伴露、尾崎红叶、北原白秋、志贺直哉、正冈子规、芥川龙之介、森鸥外、川端康成…等明治、大正时期的文豪,其身心灵如何被温泉疗癒、俘虏,又如何在温泉汤里放浪形骸、文思泉涌、灵光乍现,用刺鼻的硫磺味,为日本近代文学提味,薰出日本文学的独特和风情。 草津温泉(Kusatsu Onsen)别名“药出汤”, 被列为日本三大名泉之一。 与日本其他温泉相比,草津温泉具有三大独特之处: 一是:草津温泉的自然涌出量在整个日本占据第一位,草津地区的温泉每分钟涌出量为36839公升。 二是:旅馆所使用的都是自源泉流出的纯天然泉水,通过7根导管自然冷却。 三是:草津温泉属于高温泉,而且带高酸性刺激,是特殊的酸性泉。 日本首代将军德川家康,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、第十代将军德川家治,为了沐浴草津的温泉,曾派人用大木桶将草津的温泉运到了江户城。日本的许多大名、武将和文人都曾到过草津温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