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,坐落在岷江、青衣江、大渡河三江交汇处。 古称嘉州,是四川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。 距今5000—10000年前,三江流域沿岸已有先民活动。 公元前2000年左右,乐山出现铜制器具。 公元前600年前后,以鳖灵为首领的开明氏部族定居青衣江流域, 在此生息繁衍,开垦荒地。 北周时置嘉州,取“郡土嘉美”之意。 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升嘉定州为嘉定府,并在府治置乐山县, 取“城西南五里有‘至乐山’”为名,“乐山”之名沿用至今。 东汉时,佛教开始传入乐山。 东晋以后,佛教寺庙与日俱增,香火日趋旺盛。 唐宋时期,乐山为中国西南佛教文化的重要所在。 从713-803年,历时90年建成的乐山大佛, 宏伟端庄、举世闻名。 ![]() |